最新消息

從台北小姐到鄉下媳婦的第二人生 中部居家照顧督導—玉娟的翻轉故事

20多年前從繁華的臺北嫁到彰化二林,玉娟從一個出門習慣化妝、穿高跟鞋的小姐開始接受不同風俗民情的衝擊—「在我們這裡如果太打扮,人家會覺得這個女孩子不乖。」

偏鄉工作機會少

二度就業婦女想要兼顧家庭與看見自我價值不簡單

原本擔任會計的玉娟在30歲懷孕生了第一個孩子後,選擇照顧孩子和家庭,一直到幾年前孩子念國中,不必她早晚接送,玉娟才開始考慮要再找份工作,但是鄉下地方最多的是要輪三班制的工廠,找工作也不時興上網路,玉娟因緣際會進入社區長者關懷據點工作,也參加照服員課程、取得證照,一直到介惠位於彰化二林的服務中心成立,玉娟加入,成為帶領十位照服員的督導。

增長職場專業能力,用心照顧長者

玉娟說:現在我做的也是為自己老後生活鋪路

和長輩相處是玉娟喜歡的互動模式,與照服員互動只要了解每個人的個性和特質,帶領上也不是大問題,最讓她困擾的是電腦文書作業與流程,畢竟會計本業沒那麼多的流程,加上和職場脫離許久,玉娟花了將近半年多的時間才逐漸上手,問玉娟這期間有想過放棄嗎?她很堅定的說「沒有。」她說「我第一個是想到自己,人都會老,一眨眼我也會老,現在把這裡的居家照顧服務耕耘好,以後受益的會是我。去訪視老人家,看到他們往往一對老夫妻、甚至孤單一個人守著家,連說話的對象都沒有,我知道這個工作需要有人做。」玉娟特別強調,即使老人家不是獨居,晚輩白天都上班了,白天沒有人互動,或者有時子女孝順,要把父母接到都市裡一起住,許多老人家也會因為不習慣,寧可住在鄉下。玉娟總是提醒照服說,多花個五分鐘時間,和老人家說說話,在她的眼裡,這些長輩們都是寶貝。

從照服之路找到生活重心感動老公一起當志工家庭更和諧

從家庭主婦到忙碌的居家照顧督導,玉娟半開玩笑的說加入介惠,額外的收穫是—促進家庭和諧。以前她在家裡非常重視環境清潔,不容許孩子穿髒襪子踩上剛拖好的地板,桌上物品也要有條不紊的擺放,稍有不順眼的地方,玉娟的「媽媽唸力」可會爆發,讓先生和孩子抗議。現在從一上班就要不斷和工作夥伴透過會議、電話、服務現場溝通說話,要和長輩們打開話匣子聊天、討他們開心,下班後、放假的媽媽可沒那麼多精神再盯這盯那,家庭摩擦不僅少了,先生更是極力的當玉娟的啦啦隊,體諒她有時假日仍需辦活動,少了開車的幫手,他也二話不說地連人帶車當志工,遇到相關場合還不忘幫太太宣傳「我太太在介惠上班照顧老人家,找一天她來跟大家拜訪一下。」

進入介惠擔任居服督導,最大的成就感是甚麼?玉娟說除了讓有需要的老人家獲得專業的照顧和噓寒問暖,看著和她有著相似經歷的二度就業婦女,從找工作的茫然無助到能夠透過這份居家照顧工作在經濟、家庭方面得以兼顧,是她最大的成就感。

支持介惠基金會偏鄉服務捐款方式

 

 

 

 

 

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

GoTop